- 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
- 2025/09/24 09:51 | 来源:千强乡镇网 | 阅读:8次
9月23日至24日,2025北京文化论坛在京举行,用1场主论坛、6场平行论坛、20多场专业沙龙以及多项精彩配套活动,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,搭建文化之桥、深化交流对话、推动人文合作,以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2025北京文化论坛以“传承·创新·互鉴”为永久主题,以“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”为年度主题,通过演讲、圆桌对谈、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,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诸多热门议题进行深度探讨。
北京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陈伟介绍,今年的北京文化论坛主要包括1个主论坛,6个平行论坛,26场专业沙龙,还将举办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和一场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。参加论坛的嘉宾一共800多位,其中有57个国家的180多位国际嘉宾,文化交流互鉴的意义更加突出。讨论的主题更加聚焦,设计了“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”年度主题。
今年的成果更加务实更加丰富,有两项权威发布,一个是《中外文化交流报告(2024)》对外展示了过去一年中国与世界各国推进文化交流交往,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的成效进展特点。再有一个权威发布是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10件大事》。今年还将对外发布了20多项来自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重要成果,比如说南京大学推出的中华古城数字化项目。接下来还要落实好总书记贺信精神,扎扎实实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把北京文化论坛办得越来越好,为繁荣人类文明百花园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宇树科技创始人、CEO、CTO王兴兴在参与主论坛后表示,科技和文化两条路线是并行的,机器人的层面上能看到很多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在里面,例如一些表演形式,或者中国功夫形式等。“因为传统文化是每个人心里面的最大的一个文化的基底,我觉得在未来机器人出现在各种文化场合、各种的公园里面的概率是越来越大的,它是人机交融的一个过程。预计到明年,机器人基本可以尝试参与电影特技表演,同时也能应用于舞台表演等相关领域。”
在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看来,这次论坛让大家在战略高度上开始重视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。在这一次会议上很多的主旨发言嘉宾都讲到了人工智能,大家应该积极地拥抱人工智能,继续了解它的规律,才可以真正让它为社会服务。现阶段应当要建立有自己国家主权意识、文化和价值观的语料库。“在我近三年的创作里,我就发现,如果输入一些公共性的词汇,比如人、物、景等,一出现就是西方景观,所以这个需要我们去警惕,要尽快建立起自己的语料库,价值观要在人工智能世界尽快立起来。”
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李红强指出,当前的科技,尤其是人工智能,提了一个观念:文、声、音乐、图之间的结合,也就是人工智能和图画的原创能力之间的结合,这是摆在大家眼前的一个挑战,它既是挑战也是重要的机遇。目前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在把传统的连环画,做了一个中国连环画平台,平台上目前有3000部连环画,有声音也有动漫,通过这样一个技术赋能的手段,做成一种新的连环画的形态,这就是正在探索的一些内容。展览、文旅等方面,也通过应用沉浸式的手段,利用本身的图像资源,借助人工智能生成的新产品应用到其中。“我们是把中国传统的画风,传统的绘画文化遗产,通过技术手段移植到当下,和我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,所以这次会议对我们也启发很大。”
来源:北京交通广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