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宜居善治焕新 解锁幸福生活新图景
- 2025/09/19 09:19 | 来源:千强乡镇网 | 阅读:130次
——专访省新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柯奕坤
清晨的省身村连心公园里,老人们摇着蒲扇闲谈,孩童追跑嬉闹,笑声漫过绿植;不远处的南金小学新校区建设现场,机械轰鸣中现代化教学楼稳步成型;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内,废弃家电拆解“变废为宝”,奏响循环经济的绿色乐章……漫步南安市省新镇,从民生小景到产业新貌,处处藏着“宜居、善治、焕新”的鲜活印记,一幅城乡融合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近日,记者专访省新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柯奕坤,解码省新镇城乡融合的蝶变密码。
“城乡品质好不好,群众的日常感受最直接,人居环境就是第一道‘窗口’。”柯奕坤直言,省新镇始终以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”为目标,让生态福利走进百姓生活。如今,省身村、新厅村的“口袋公园”嵌入居民生活圈,曾经闲置杂乱的边角地,变身邻里聊天、健身的“公共客厅”;檀林村清淤檀溪,村民自发捐出3000平方米土地,建成“林海古韵”水保公园,成为网红打卡点。
在柯奕坤看来,宜居的底色,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坚实支撑。“环境要整洁、饮水要安全,这些民生刚需必须解决到位。”他介绍,省新镇建筑垃圾中转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行,“分类投放、规范收集、高效运输”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同步构建;高标准建成的镇级污水泵站,打通了污水收集处理“最后一公里”;城乡自来水管网持续改造升级,从源头保障居民饮水安全,让村容镇貌与生活品质同步提升。
“好环境要靠长效治理维系,关键是让群众从‘旁观者’变成‘参与者’。”谈及基层治理,柯奕坤这样说。在乡村,省身村创新推行“习忠信孝和”五维积分体系,将环境整治、志愿服务、无偿献血等59项善行义举量化为积分,村民通过线上小程序就能兑换生活用品,“村里事”变成“家家事”,文明新风悄然成俗;在镇区,针对小区物业难题,街道引导成立业委会、引入专业物业,构建“社区党组织+业委会+物业公司”协同治理模式,推进老旧小区公共区域修缮、加装电梯、智慧安防升级,还建立物业服务考评与居民议事协商机制,让“有人管事、有章理事、有钱办事”成为常态,居民归属感显著增强。此外,镇里还盘活宗祠、祖厝等传统空间,改造为家风家训馆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让老建筑承载政策宣讲、文化活动等新功能,凝聚乡情、涵养乡风。
“城乡品质的持续跃升,最终要靠项目来驱动。无论是关乎未来的教育,还是支撑发展的产业,我们都要抓牢项目这个‘牛鼻子’。”柯奕坤介绍,在教育领域,省新镇将南金小学新校区项目、南安五中迁建工程列为民生头等大事。推进过程中,镇里积极联动,凝聚贤达、侨胞、企业等社会力量助力教育事业,建成后不仅将改善办学条件、缓解学位紧张,还能让孩子家门口就能“上好学”。产业发展上,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走出绿色转型路,企业拆解废弃家电实现“变废为宝”;值得一提的是,镇里还引入国启新材料技术,用石材废料制作石塑箱,既消纳工业固废,又催生新产业链,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。
如今的省新镇,既有公园绿意、整洁村容的外在蝶变,也有治理有序、民生暖心的内在提升。柯奕坤表示,未来,省新镇将继续深化“宜居、善治、焕新”三维发力,在环境提质、治理创新、项目建设上持续深耕,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更多动能,让群众的幸福底色更加绚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