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宜居宜业宜游 打造品质金淘新格局——专访金淘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傅成顺
- 2025/09/25 09:53 | 来源:千强乡镇网 | 阅读:5次
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品质、打造现代宜居家园,不仅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,也是南安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作为城乡品质提升的“答卷人”之一,南安市金淘镇如何擘画这幅发展的精彩答卷?近日,记者专访了金淘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傅成顺,探寻金淘镇高质量发展的密码。
22日,国省干线横八线南安市金淘镇过境段道路(北环路)上车水马龙,这条群众翘首以盼的环镇路正式通车,成为串联城乡的便捷纽带;周末时分,“金淘大学堂”公益课堂内热闹非凡,老少学员们沉浸在国学诵读、南音、太极拳等丰富多彩的课程中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;一旁的大方金淘文旅综合体以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,成为金淘镇文旅融合的新亮点……这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,正是金淘镇全力打造品质家园的生动缩影。
国省干线横八线南安市金淘镇过境段道路(北环路)
大方金淘文旅综合体
“近年来,金淘镇紧扣‘红色华侨小镇’和‘全域生态旅游小镇’发展定位,聚焦‘补短板、扬优势、促融合’,推动城乡一体、产业与文旅互动、生态与发展共赢,全力打造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品质金淘。”傅成顺介绍。
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发展的基石。近年来,金淘镇在基建领域持续发力,累计投入3.4亿元,推进交通、水利、市政等重点项目6个。全域生态旅游景区道路两侧改造项目北侧道路基本完工;横八线主路面贯通、省道312线毓南村至金淘村路段路面重铺完成;实施淘溪综合治理及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等13个超百万元项目;建成“一事一议”民生项目28个,从细微处着手,为城乡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。
淘溪
“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品质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”傅成顺深刻认识到产业升级是乡镇发展的关键引擎,金淘镇一方面做强传统优势产业,推动金光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,吸引13家企业入驻,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的日用轻工产业集群;另一方面做优特色产业,以福建省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为抓手,做强“金淘盐露豆干”地理标志,建设半自动化生产基地和研学体验中心,带动产业链价值提升;建成10个百亩特色农业基地,实现亩均效益倍增;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有效盘活低效能用地95亩,重点推进“玉园村百亩方”“南丰-时潮千亩方”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,激活产业新动能。
“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。”谈及文化赋能,傅成顺这样说。金淘镇系统提升红色遗存项目、修缮叶飞将军故居等文化遗址,提升改造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,建成晨光村侨乡记忆馆、金淘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场馆;依托金淘书院开设“金淘大学堂”公益课堂,梳理整合侨批、古厝等特色人文资源,搭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;启动镇志编纂、工艺美术大赛等活动,激活文化活力。
叶飞将军故居
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
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、社会和谐之本。近年来,金淘镇投入1.3亿元完成侨光中学、南光中学、温成中学等6所学校改扩建,新增学位2820个,先后成立金淘教育基金会及20支教育基金;同步升级镇卫生院,建成10家村级幸福院、4家长者食堂,深入开展垃圾分类、黑臭水体治理,同步铺设污水管网65.5公里;金淘镇第二自来水厂项目开工在即,以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提高群众幸福指数。
侨光中学
“在各项工作推进中,我们突出‘资源盘活’和‘文旅融合’两大亮点。”傅成顺介绍,金淘镇创新“政府出租+市场竞拍”模式,盘活旧校舍、车站等闲置历史建筑,打造大方金淘文旅综合体,实施和美金侨片区项目“137”工程,统筹做好点、线、面策划运作,努力让“网红”变“长红”;同时,建立“侨胞资源库”,引导贤达以资金捐赠、项目投资、智力支持等方式参与家乡建设,如环镇路项目认捐超1200万元;发布“红色华侨 印象金淘”旅游地图与精品路线,揭牌运营文旅中心,举办文旅嘉年华等系列活动,推动金淘文旅IP强势出圈。
如今,漫步在金淘镇的街头巷尾,处处都能感受到城乡日新月异的变化。“提高城乡品质,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”傅成顺表示,面向“十五五”发展,金淘镇正策划生成系统性规划,以“一轴两翼三片区”的空间架构,融合“以红强绿”为发展内核,以“党建引领发展一村一品”为抓手,全面推进城乡品质提升,打造兼具时代活力与侨乡韵味的和美侨乡样板,为品质南安建设注入动能。
来源:海丝商报